
News activities
新闻活动
了解车瑞及行业资讯
新能源冷却液的更换周期与行驶里程有关联吗
时间: 2025-08-01
阅读量:37
作者:
分享:
新能源冷却液的更换周期与行驶里程存在一定关联,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,两者的关系需结合使用环境、工况特点等综合判断。
从行驶里程角度看,里程增加意味着冷却液在循环系统中运行时间更长。每行驶一定里程,冷却液会经历成百上千次的热循环,持续与金属管路、密封件接触,添加剂消耗速度随里程累积加快。比如,长期行驶在城市路况的车辆,频繁启停使电池反复升温降温,冷却液处于动态负荷中,添加剂损耗比长途匀速行驶更快,同等里程下性能衰减更明显。
然而,更换周期并非完全由里程决定。即使车辆行驶里程少,若停放时间长,冷却液可能因静置发生化学变化。例如,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,冷却液中的抗氧剂会缓慢氧化,导致 pH 值下降,腐蚀防护能力减弱。北方寒冷地区车辆,即使里程不多,冷却液在低温下反复冻融,也可能提前出现冰点上升等问题。
不同车型的设计标准也影响两者关联度。部分厂商将更换周期与里程挂钩,如规定 8 万公里更换;另一些则以时间为准,如 3 年更换。这是因为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强度不同,有的车型冷却液循环效率高,同等里程下损耗少,可延长更换周期。
实际使用中,需结合里程和时间判断。若车辆 1 年行驶超 3 万公里,需按里程提前检查;若年均里程不足 1 万公里,则需按时间周期检测。检测时,除查看里程和使用时间,还需通过专业设备检测冷却液的导电率、pH 值等指标,确保其性能未退化。
总之,行驶里程是影响新能源冷却液更换周期的重要因素,但需与使用时间、环境、车型设计等结合,才能科学确定更换时机,保障电池热管理系统正常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