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activities
新闻活动
了解车瑞及行业资讯
车用尿素密度不合格原因是什么?有什么影响?
时间: 2025-09-26 阅读量:4783 作者:
分享:

不少卡友或物流车队在使用车用尿素时,会遇到密度不合格的情况,轻则触发车辆报警,重则损坏后处理系统。其实密度异常不是小问题,得先弄清楚原因,才能避免后续麻烦。


先说说密度不合格的常见原因。最主要的是原料配比有问题 —— 车用尿素要求尿素和超纯水按 32.5%:67.5% 的比例混合,要是尿素加少了,密度会低于标准值(正常在 1.082-1.090g/cm³);要是尿素加过量,或者用了杂质多的工业尿素,密度就会偏高。其次是生产过程控制不当,比如混合时温度没控制好(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溶解和密度),或者搅拌不均匀,导致局部浓度失衡。还有储存环节的问题,要是储存罐没清洗干净,残留了之前的杂质、油污,或者加水稀释时用了普通自来水(含矿物质),都会让尿素溶液密度偏离标准。



再看密度不合格带来的影响。对车辆来说,首当其冲的是 SCR 系统故障 —— 密度过低时,尿素浓度不够,无法有效还原尾气中的氮氧化物,车辆会触发排放超标报警,甚至限制动力;密度过高时,未完全反应的尿素会在排气管内结晶,堵塞尿素喷嘴、催化器,维修一次少则几千,多则上万。对使用成本来说,不合格的车用尿素看似便宜,实则会增加维修频率,反而拉高整体成本。另外,要是长期用密度异常的尿素,还可能导致车辆 OBD 系统频繁报错,影响正常行驶,尤其是跑长途时,半路出问题会耽误运输进度。


其实避免密度问题也简单:尽量选正规厂家的车用尿素,看包装上的密度检测报告;储存时用干净的专用容器,别和其他液体混用;加尿素前检查一下溶液是否清澈,要是有浑浊、沉淀,就别用了。这样既能保证尿素密度合格,也能减少车辆故障风险。


首页 免费通话 联系我们